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好政策密集推出 山东厚植发展沃土,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4 16:39:45 来源:海报新闻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发展中小企业摆在突出位置,作为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在政策机制上培优、在主体培育上塑强、在服务效能上提质、在助企纾困上加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截至6月底,全省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06.7万户,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作用。

优化发展环境,好政策密集推出

政策是推动经济恢复、企稳向上的重要保障手段,也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激励工具,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夯实发展支撑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精准把脉,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推出惠企好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让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山东扎实落实国家《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立足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实施《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修订出台《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为民营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大胆发展筑牢法治屏障。制定实施《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工作措施》等,配套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等创新性、开拓性惠企措施,打造形成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资料图】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引擎有动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是我国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山东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做大小微市场主体。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联席制度,制定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措施,助推小微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435.8万家,其中中小企业数量较年初增加25.1万家,增长6.6%。在全国率先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路径,目前山东省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75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000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今年新培育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654家,累计分别达到27家和2233家,新培育企业近两年平均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9.1%。

创新驱动,培育100个特色产业集群

据介绍,山东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起步早、措施实,已认定4批100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企业12.18万家,年营收达2.99万亿元,带动社会就业377万人,16市均分布有一批代表性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典型经验。

定位在县域的特色产业集群是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后备力量,也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山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集群建设,2020年起全面启动相关工作,在去年国家首次组织评选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我省7个产业集群入选,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山东每年动态开展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都把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作为重点,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推出政策包,对评价结果居前的集群给予省级财政奖励。”省工信厅副厅长安文建介绍,近三年,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4.8%,去年达2.58万亿元,占总产值的86%,主导产业支柱作用日益显著,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

原先需要6台设备和12名操作工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依靠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FMS80WT生产线,一个工作台就能全工序加工,1人就能操作——近年来,滕州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数控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等平台,相继攻克机床精度监测、自动化生产等5个“卡脖子”问题。这也是山东持续以创新驱动集群做大向强的缩影。截至2022年底,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已创建国家级平台268家、省级平台1572家、其他平台2034家,拥有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3家,构建起齐全完善、实力领先的创新平台体系。

2021年起,山东还对认定的特色产业集群实施综合评价,综合考虑集群实力、发展活力、创新研发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指标,评价居前10位的省级财政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山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十大专项行动中提出,开展特色产业集约集聚发展行动。实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提高“特色产业集群·云上展厅”覆盖率,力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全覆盖,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覆盖面超过50%。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服务行活动,甄选优质服务机构组建服务资源库,为集群开展定制化精准服务。

青岛:确保政策有落实,办事有回应

民营企业面临的部分困难,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青岛市提供包括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在内的“一揽子”要素支撑,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全心发展。

在财政支持上,2022年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超450亿元,2023年市级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6.2亿元,累计帮助民营中小企业清理账款32.6亿元。开展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推出100项创新举措。加大金融支持,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开展 “春雨行动”等金企对接活动,推动信易贷、融资通、金企通等平台建设,设立全市首贷信用贷服务中心,高新区设立 “高新贷”、自贸区设立 “自贸贷”,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举办2023年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同步举行创投风投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为9家首批加入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发展联盟的创投风投机构揭牌。

在政策扶持上,被称为青岛“政策超市”的“青岛政策通”平台,组建横向覆盖80个市直部门单位、纵向延伸293个区(市)部门单位的平台运维队伍,汇集超2.5万条政策信息、2.8万注册用户,累计浏览量突破500万次,兑付财政资金21亿元。此外,2022年出台“稳中求进”四批政策清单,今年已出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三批政策清单,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西海岸新区等区(市)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平度市成立18支服务企业突击队,帮助民营和中小企业稳预期、强发展。

在要素保障上,实施 “工赋青岛”专项行动,精准“助攻”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四年问鼎工信部 “双跨平台”榜首,累计上线特定行业领域平台40个,为9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赋能服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完成10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多场产业链链主与中小企业卡位入链活动,开发“链万企”供需对接平台,承办全国首场“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大会,做到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龙口:惠企政策释红利,引导企业闯新路

走进南山铝业智能制造车间,一条长达138米的生产线上,仅有5名员工操作,人数仅为传统生产工艺的一半。工人少了,但生产的扁锭材料“身价”倍增——普通的扁锭材料,每吨价值约2万元。伴随着“哐哐”的声响,这块材料缓缓进入生产线,经过热轧、冷轧、精整、裁剪等工序,流水线“吐”将其吐出,此刻,这块扁锭材料“摇身一变”,将成为飞机、高铁、汽车等车体结构的铝合金材料,每吨价值可超6万元。

“如今,公司已与中国商飞、美国波音、欧洲空客等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并成为了国内首家乘用车四门两盖铝板供应商,实现了汽车板产品的全球供货。”南山铝业董事长吕正风说,“这得益于产业链条的‘拉长变粗’。”

工业是龙口的强市之基,过去,龙口市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两大支柱产业上,一个是铝加工产业,一个是汽车零部件产业。“两大传统产业起步早、规模大、盘子重,处于‘微笑曲线’的低附加值区域,亟待转型突破。”龙口市科技局局长任武说。

转型发展,不是没有思路。“我们希望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宽高端产品市场。”吕正风话锋一转,“可是,企业本就陷在‘泥潭’中,想换条新路子,人才、资金、技术哪里来?这些都是转型路上的坎儿。”

怎样摆脱困境?龙口市出台《龙口市2020—2022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龙口市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扶持政策落实细则》《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等10余项扶持政策措施,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激活企业科技创新动力。

企业干事,还得有“真金白银”。龙口市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科技计划、研发投入、项目成果转化等。

“政府帮我们‘招兵买马’,招揽人才,同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我们自主创新。”吕正风说,“借着政策的‘春风’,我们顺势提出‘创新驱动、高端制造、精深加工’的发展战略,实施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断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推动铝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不到1年的时间,南山铝业就将原两台6万千瓦老旧落后燃煤机组拆除,在其旧址上,建起一座铝合金变形材智能制造项目车间。依托智能生产线,近几年,企业的汽车板、航空板材及动力电池箔等高端应用产品产量增速迅猛。

不久前,中国东方航空MU9191航班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国产大型客机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

“看!机身上,有我们产品的身影……”打开电视,盯紧屏幕,看着C919缓缓起飞,吕正风笑道,“如今,我们也能为中国航空事业贡献一己之力了!”

“2022年,龙口市铝产业链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年度特色产业集群、年度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任武说,龙口市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正结出越来越多像铝产业这样的“科技之果”,县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博兴:组建“博士团”,助企增收超30亿元

博兴县拥有2000余家商用厨具生产企业,不少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都曾面临招不来、留不住人才的难题,导致研发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遇瓶颈,缺乏专业性人才;高校人才有想法、有研发能力,很多成果却停留在实验室。”博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广宪说,为化解这一难题,2018年,博兴县面向山东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发布年度产业链岗位需求,组建产业链“博士团”,将人才集聚在产业一线,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如何进一步激发“博士团”的活力?“我们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经费,为每名‘博士团’成员配备人才专员,提供多元服务;每月向每名‘博士团’成员发放2000元综合补助,对期满考核获得优秀、良好等次的,再给予绩效奖励;对推荐人才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单个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引才奖励,助力人才成长。”黄广宪说。

自2018年以来,博兴县已从65家高校院所选聘127名科研人员,他们把实验室搬到了车间,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全县陆续形成石油化工、粮油食品加工、金属板材、商用厨具等8个产业链“博士团”,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2个,指导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7项,为企业解决科技难题387个,帮助企业累计实现增收30亿元以上。

(海报新闻编辑郭凯综合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海报新闻等)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