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从“追光”到“拐点”,家电巨头要如何应对行业洗牌?

发布时间:2023-08-09 18:10:39 来源:证券之星

近年来,包括TCL、格力、美的、海尔、创维等多家传统家电企业争相押注光伏赛道,光伏业务也成为传统家电企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但伴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光伏赛道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市场正从“蓝海”变“红海”。而将光伏视为“第二曲线”的家电巨头们,势必要面临一次行业洗礼。在此背景下家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资料图】

旨在打破业务增长瓶颈

从家电企业的角度来看,投资光伏储能产业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近年来家电行业持续下行,绝大多数品类处于高饱和状态,家电企业亟需找寻新增长极,实现自身转型发展。与传统的家电行业相比,光伏储能正处于一个快速扩张的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此外,政府对光伏储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政策红利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减税、补贴和优惠政策等,以促进光伏储能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红利可以帮助家电企业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竞争力,并增加市场份额。

投资光伏储能产业还可以分享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将带动光伏储能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回报。家电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光伏储能项目,分享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家电龙头企业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深厚的品牌、业务及渠道资源,并具有较为精细的管理能力,因此在拓展光伏业务尤其是布局光伏电站业务上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而且光伏在用能侧与家电也有所相同。本质上光伏产业链是电器产品的一部分,如电力电缆、开关柜、箱式变压器、油类变压器、逆变器等,一般的家电企业都可以生产,也就是回归到“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

因此家电企业投资光伏储能产业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投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营收规模;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光伏储能产业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更可靠、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短期内难现“金蛋”效应

目前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TCL科技、创维集团等头部家电公司均已在光伏和储能等领域有所布局。

如创维集团面向家庭销售光伏电站的产品,偏重终端领域。据创维集团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总量已经跃居行业第一阵营。进军光伏行业的当年,创维营收只有1.04亿元。仅仅两年时间,创维2022年新能源业务营收已经达到119.34亿元,同比增长191%。

不过创维的模式虽然占据行业风口就能快速上量规模化,但其竞争门槛低,会让企业的市场主导权弱,既受制于上游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商,又容易在下游市场上被同行模仿跟进并超越。

格力、美的,海尔则投身探索光伏与家电、家庭储能整合拉通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家庭带来绿色新能源的升级新空间。

然而再宽敞的赛道也容不下短时间超大车流的涌入,伴随大量资本的入局,阶段性产能过剩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

一方面,光伏产业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并且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投资回报周期过长,对企业资金要求高,对团队专业性的要求更高。一般情况下大概8~10年左右回本,总有效运营期仅为25~30年。

尽管家电巨头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强大的资本实力,但他们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积累相对较少。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才能真正获得在光伏领域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政策风险也是家电巨头需要面对的挑战。由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极大影响,如补贴政策、环保规定等,任何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的影响。

目前绝大多数家电企业还是会从稳健经营的角度,结合自身优势。尽管光伏、储能与智能家电有关联性,但是出成效也需要一个过程,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仍不可避免。

家电企业如何应对?

随着玩家越来越多,市场正从“蓝海”变“红海”,家电企业如何在光伏、储能领域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实现与原有家电业务的协同,仍是挑战。在此背景下家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一是,面对光伏产能过剩的困境,家电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拓展新兴市场。如,可以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家电企业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合作,实现产业链共赢。家电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实现产业链共赢。例如,可以与光伏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家电企业还可以通过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家电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可以采用“互联网+”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家电企业还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等方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