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耳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于食用方便、快捷、体验感更好的产品。在此背景下,东方滋养银耳品牌——“金燕耳”出现了。但深入调研市场后,金燕耳创始人陈清华发现,银耳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用菌,市场消费却不够活跃,究其原因,广大消费者认为银耳通常是拿来做菜或糖水的,对银耳的认知还不够深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过走访和交流,陈清华了解到,好品质的银耳培植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而产量少,受到培植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推广。
要想让“银耳好”的认知回归,就必须让“好银耳”的品质回归。
最开始,摆在金燕耳面前的难题很多,最关键的就是如何种出“好银耳”。彼时,中国银耳培植基地以福建省古田县尤为著名,银耳产学研成熟发展。要从本质上提升银耳的品质,这里是上佳的试验田。综合考虑之后,金燕耳选择在古田海拔千米的高山上着手建立银耳基地,采用“有机培植”的方式种银耳。
传统的培植方式银耳易受杂菌感染。为此,金燕耳请教了福建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并联合食用菌研究所的专家成立了康亿达银耳产业研究院,秉承银耳培植全程不打农药的理念发展,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培植方法,致力于让银耳在不打农药的情况下也能健康培植长大。
在菌种的选育上,农科院的专家运用分子标记和基因测序技术,对银耳和香灰菌做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金燕耳培育更优质的白耳菌种,再根据自研菌种的生长习性、营养吸收效率,科学配比培养基,保证银耳的营养价值。
为杀灭杂菌与虫卵,银耳的培养基全部采用现代化工厂混合拌料,封装后统一将菌棒放入高温蒸汽炉内;菇棚四周会及时用石灰杀菌防虫并将每个菇棚罩上黑色纱帐,物理区隔菌蝇;同时,菇农每天会频繁巡查菇棚,一旦发现一朵银耳被感染,整筒银耳都会被丢弃。
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品质,金燕耳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把控和监管好所有环节,搭建起集“菌种培育、银耳培植、生产加工、科研支持”于一体的银耳产业链,实现产品“质量卫生过关、不添加、免洗、无需泡发焖制即食”。
此外,金燕耳率先在行业里对银耳干品执行高企业标准,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严格限制,并在原有的色泽、滋味、气味、状态基础上,增加了异物限定要求,产品也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并通过SGS 526项安全检测。同时金燕耳与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成合作,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创新加工,探索银耳的更多可能性。
“经检测,送到每一位消费者手中的金燕耳银耳,银耳粗多糖占比高达51.2%,高分子银耳多糖占比高达84%—93%。”陈清华介绍,6年来,企业以高品质为根本,坚持只做好银耳这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金燕耳率先完成了产业链从0到1的搭建,为高品质银耳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今,金燕耳已形成集银耳技术科研、产品研发、菌种生产、原料培育、加工生产、物流仓储、市场运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吃到了高品质的银耳。在经历了重重难关之后,金燕耳从最开始只有身边人知道,到如今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金燕耳团队从最初的几人壮大到400多人,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以同样的初心奔赴在正确的道路上,致力于推动银耳产业蓬勃发展。
研究人员为保证银耳品质做相关测试和实验
高山菇棚里生长的金燕耳银耳
如今,说到金燕耳,古田县当地菇农们都无比自豪,因为这代表着他们种出来的银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技术团队多次深入古田县,用科学手段帮助菇农解决技术问题,并制定了培植管理标准,进一步提升银耳的品质和产量,带领菇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由古田县政府牵头,以福建古田康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银耳速泡干片》正在进行审定。银耳速泡产品标准由此得以明确,将为银耳市场带来积极的正面作用。构建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将有益于银耳品质的提升,有效促进银耳行业创新和健康发展。
(周霞)
《中国食品报》(2023年06月29日02版)
(责编:罗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