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债券市场经历一场恐慌式暴跌后,7月6日午间,深陷风暴中心的远洋控股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远洋控股”)发布公告,回应市场传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两日,公司存续债券发生价格异动。且网上流传本公司及公司股东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远洋集团”)关于“由国有股东牵头的工作组已聘请中金公司对集团进行尽职调查”的报道。”
对此,远洋控股坦承,今年6月以来,远洋集团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工作组,以便两大股东更全面地掌握远洋集团的经营情况。联合工作组还聘请了财务顾问。
截至目前,联合工作组的相关工作开展仍在进行中。远洋控股还提醒投资者,包括“18远洋01”偿付方案等所有事宜,以公司公告信息为准。
此前,市场传闻,远洋集团股东中国人寿保险和大家人寿保险向远洋集团派出工作组,并已聘请中金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消息像一枚炸弹,迅速在市场炸开,一度引发投资者恐慌和远洋控股债券暴跌,并触发临停潮。
股东介入,远洋集团会安然无恙吗?
1
7月5日,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工作组和中金公司进驻远洋集团尽调均为事实,中金比工作组进入时间稍晚;工作组和尽调都是为研究整体风险化解方案,重组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向之一。
此外,市场另有消息称,远洋集团的主要股东中国人寿已就潜在解决方案向监管部门提议,目前正在等待提示。不过该消息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无论如何,“远洋集团要暴雷”“债券或将展期或重组”“中金介入的房企都暴雷了”类似猜测和传闻满天飞。投资者们最关注的是,远洋控股于今年8月2日到期的“18远洋01”能否正常兑付。
不过公告并未提及中金,对外界焦虑、关心的“兑付”“重组”等事宜也并未明确说明。
公告前,市场已开始反弹。7月6日上午,远洋控股旗下多只债券大涨。“18远洋01”一度涨超42%,触发盘中二次临时停牌,“19远洋01”、“15远洋03”涨约25%,接连触发盘中临时停牌。“21远洋01”、“15远洋05”“21远洋02”等均出现明显涨幅。
远洋债券的暴跌暴涨,反映出市场对远洋集团流动性的担忧在加剧。有资本市场人士认为,远洋集团被外界视为准国企,与其他已违约房企不同,一旦违约,可能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去年以来,远洋集团已经连续抛售多个优质项目来“回血”。今年5月底,远洋集团公告称将北京远洋未来广场的各项权益转让给居然之家,所得款项用作补充运营资金。
这并非远洋集团首次进行资产处置。近一年来,远洋集团在北京等城市已接连出售5宗商办项目股权,包括北京丰台丽泽商务区的北京锐中心项目、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等,套现上百亿。有知情人士称,“远洋集团”出售的都是优质项目,用来解决目前的财务困境。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远洋集团账面现金距离覆盖短债尚有近300亿元缺口。
一周前,穆迪下调了远洋集团公司家族评级,并表示该公司在未来12-18个月内有大量到期债务(包括明年7月到期的7亿美元离岸债券)。
由于销售额减少以及需要偿还部分到期债务,远洋集团的现金余额大幅降至截至2022年底的94亿元人民币,较半年前大幅减少百亿,原因是其销售额减少以及需要偿还部分到期债务。
2
两大股东向远洋集团派出工作组,被业内人士解读为:股东对远洋集团现有管理团队已失去信任。
股东确实正在加强对远洋集团的管控。在派出工作组消息曝出前数日,远洋集团管理团队刚刚进行了一次换血。
6月25日晚间,远洋集团公告称,柴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张忠党、于志强及孙劲峰分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刘景伟及蒋琪分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柴娟、张忠党、于志强均为远洋集团主要股东中国人寿保险提名。
对此,远洋集团方面表示,此次调整有利于大股东加强对公司的管控,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今年3月末中国人寿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在回应对远洋集团计提减值的看法时,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作为大股东,公司高度关注远洋集团的经营情况,将持续通过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手段,进一步推动远洋加强战略制定、运营管理和风险管控,协助其稳健经营。
事实上,中国人寿已多次对远洋集团给予支持。
2022年4月和6月,远洋集团分别将北京颐堤港一期项目公司股权和位于北京丽泽商务区的北京远洋锐中心21%股权出售给中国人寿,交易额合计约80亿元。当年10月,远洋集团又以2.33亿元将位于朝阳区东三环的写字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10%的股权出售给中国人寿。2022年12月,远洋集团发行一笔13.03亿元的REITs,也获得中国人寿的参与认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远洋集团能否渡过眼下的流动性困境、成功穿越周期,与大股东的实际支持分不开。如今市场关注的是,大股东能否继续支持远洋集团发展,以及还会支持多久。
内容来源:地产普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