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溺水一直是儿童和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占比超过一半。随着高温天气及暑期的到来,溺水事故已进入多发季,北京密云消防提醒市民远离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1日,广西石龙镇一水库3人在水库边摸螺蛳时溺水,其中年龄最小的仅6岁;同日,四川龙台镇3名小孩不幸在深坑中溺亡,3名小孩分别为3岁、7岁和10岁;5月13日,江西新余公安接警称,2名5岁双胞胎儿童走失,随后搜救人员发现了两人的遗体,初步认定为失足落水身亡。
消防人员提示,溺水者往往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呼救。”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他们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将手臂向前伸。溺水者也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至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他们的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溺水者的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消防人员表示,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在抬头看天空或岸边。如果是孩童溺水,因为体力不如大人,有时不会像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疯狂拍打水面或挣扎,而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其实很可能是孩子已经呛水、失去意识。
消防人员提醒,水下情况错综复杂,若有人溺水,施救者一旦下水,将会面对各种无法预料的突发情况,即使游泳技能过硬,也可能意外受伤。所以,遇到溺水情况,岸上的人应立刻呼救,请求周围群众援助,并尽快通知附近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消防人员,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递救生圈、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再将其拖拽至岸边。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时将头扎进水中。
编辑 彭冲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