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创新网络普法形式 江西省探索未成年人普法“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06-16 11:42:22 来源:中工网

原标题:创新网络普法形式 江西省探索未成年人普法“最后一公里”

央视网消息(记者/杨雯珺 通讯员/徐小花):青少年法治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留守儿童与问题少年又是青少年普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近日,在江西省举办的2023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西站”活动中,来自基层的政法队伍分享当地开展未成年人普法的典型经验。


(相关资料图)

一、坚守网络普法阵地,打造未成年人网络普法品牌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江西中部腹地,外出务工人口将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留守儿童群体是当地易犯罪和被侵害的高发人群。“留守儿童成为犯罪和被侵害高发人群的主因,除了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少关爱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不强”,在“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西站”的网络法治论坛上,乐安县人民检察院鳌溪检察室主任刘莹分享道。

2020年8月,刘莹与同事一起组建了“刘莹姐姐工作室”。工作室立足未成年人网络普法保护,利用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开展互联网领域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通过研发课件、线上培训、线下宣讲、送戏下乡,开通可视的“刘莹姐姐微课堂”、可听的“刘莹姐姐FM”、信息化助力的“刘莹姐姐云平台”、科技赋能的“刘莹姐姐VR产品”等多元化的普法方式传播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理念。2021年,乐安县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70%以上。

为使普法更接地气、通俗易懂,其团队有针对性地制作差异化的网络普法产品。工作室为低龄儿童研发儿童自护操“宝宝有个小肚肚,上上下下要保护,如果有人向上摸,大声说出不不不!”。这套操简单易学,朗朗上口,一经线上发布,反响热烈。在家长的强烈建议下,这套儿童自护操现在已是乐安县及抚州市所有孩子的课间操。

今年3月,“刘莹姐姐工作室”线上推送的未成年人家庭保护课程线上阅读量近15万,家长自发性留言1万余次。丰富的、接地气的网络普法产品成功在抚州市掀起一场“学法热”。

二、创新模拟法庭,院校合作助力“问题少年”重返花季

6月14日,在南昌市新建区长堎新村网络普法示范基地上演了一场特殊的“模拟法庭”。法庭上的所有成员都由学生角色扮演,“今天我们的小法官、检察官们就是来自南昌市阳光学校的孩子们”,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法院专委郭霞介绍道。

南昌市阳光学校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一所既能矫正不良行为,又具备初中教育学历的专门学校。该校学生大多为具有盗窃、打架斗殴、校园欺凌等涉案行为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不捕不诉人员。

就是这样一群在12—18周岁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孩子,完成了从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法庭宣判的全过程。

这是新建区人民法院与阳光学校定期合作的“普法课”。新建区人民法院自2015年开始,在全省率先与该学校开展“阳光之旅”院校共建工作。除由法官指导学生排演模拟法庭外,新建区人民法院还在校内设立全市第一个“驻校法官工作室”,选派法官定期到工作室值班,向在校学生发放维权服务联系卡,接受在校师生的法律咨询。院校合力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设置法治宣传展板、编排普法情景剧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宣传,大大降低“问题少年”违法犯罪再发率,学生教育矫治好转率达90%以上,为“问题少年”融入社会,重返花季提供了新的可能。

来源:央视网

推荐阅读